第198章 昔日的受人尊敬的谢掌院,成了一介平民谢长儒(第2页)
过了正月后,天气转暖,皇上又要逼着杜将军出征,去年抄了斩玉阁和水匪窝的那点银子,估计打个半年就没了。
真正的明君,应该想办法让百姓安居乐业,而不是整日想着靠打仗去开阔疆土。
这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,莫说官员们,就是边疆将士们,也打疲了。
曾经,也有人说过长期休战之事。
大丰靠近南边,粮食种植上比大禹有优势,怎么打都比大禹要富裕一些,大禹根本耗不起。
可惜,皇上完全不听,还狠狠训斥了上奏的官员。
多次上奏无果后,大家也不提这事了。
大禹有九大书院,谈詹书院排名第三,在大禹算是赫赫有名。
这事出来后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
非要往大的说,那就是对皇上不记。
往小的说,只不过是一群学子喝多说醉话,嚷嚷着不该打仗而已,也没辱骂皇上。
李恒和李宣敏锐觉察到,机会来了。
谈詹书院的山长是谢长儒的多年好友兼通窗,谢长儒私下接济了不少这个书院的穷学生。
山长每年都会到安都,和谢长儒秉烛夜谈,把酒言欢。
于是,很快有官员不断出来上书,说这群书生,现在心存不记就敢辱骂天子不是明君,若是以后再不记,说不定还敢造反。
这话成功挑起了皇上的怒火。
他不是恼怒书生们对他不记,而是众官员都对他一心沉迷于打仗有意见,如果不杀鸡儆猴,开春的出征,就很难服众。
届时,很可能会军心不稳。
于是,一场轰轰烈烈的书院案展开了。
大理寺迅速抓住了喝酒的二十多个学生和谈詹书院的山长。
案子从最开始的简单审问学生,到最后,变成了有人故意指使。
背后之人对皇上不记,存在谋逆之心,故意指使学生说出这类话。
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下,此事逐渐开始失控,牵扯的人越来越多。
谢长儒接济过受审的三个学生,还和山长是好友,也被抓了起来。
好在,景王亲自出面,加上谢长儒的很多学生不停运作,大理寺倒是没敢用刑。
关押期间,依旧对他客气。
李宣和李恒一起拉谢长儒下水后,又相互拉对方的心腹官员下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