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治通鉴趣味阅读人气小说 第368章(第1页)
br>因此,圣人但求国家之昌盛,何须拘泥于陈规旧习。”
然而,朝中重臣甘龙却对此持异议,他道:“不然,遵循既有之法,官吏皆得心应手,百姓亦能安居乐业。”
卫鞅随即反驳:“常人易于囿于旧俗,学者则易于沉溺于既有之学。
若以这两者为主,虽能守法,却难以应对变革之事。
智者当立法,愚者当执行;贤能之士应改革礼法,平庸之辈才拘泥其中。”
孝公闻此,深感卫鞅言之有理,遂下定决心,任命卫鞅为左庶长,全权负责推行这场变革,引领秦国走向新的繁荣。
卫鞅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措施:为了强化社会纪律和奖励机制,秦国实行了什伍制度与连坐法,让民众间相互监督,对奸邪行为实行零容忍。
凡举报奸邪者,其赏励等同于斩敌首之功;而若知情不报,则与降敌同罪,受到相应的惩罚。
1.
对于立下军功的勇士,秦国依据其功劳大小,慷慨地授予爵位,以示对其英勇行为的认可。
2.
对于私斗者,秦国则根据情节轻重,施以相应的刑罚,以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宁。
3.
为了鼓励农业生产,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,秦国积极倡导农耕织布,对于产量多的农户,免除其徭役,以示嘉奖。
4.
而对于那些从事末业或懒惰贫困者,秦国则采取了严厉的措施,将他们没收为奴,以示警戒。
5.
为了确保贵族的尊贵地位,秦国规定宗室成员若无军功,则不得列入贵族名册,以彰显功绩的重要性。
6.
在社会等级方面,秦国明确尊卑之分,按照等级分配田宅、奴婢和衣物,有功者得以显贵,而无功者即便再富有,也无法获得荣耀。
在变法令发布之初,卫鞅为了取信于民,曾在国都南门立下三丈高的木头,招募能将其搬到北门者,承诺奖励十金。
然而初时无人敢应,于是卫鞅提高赏金至五十金,终于有人响应